为传承小岗精神,助力乡村振兴,7月15日-16日,国际教育学院“红印”薪火队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展以“继承弘扬小岗精神,青春接力小岗青年”为主题的资助政策乡村行社会实践,将全面了解国家资助政策落实成效,进一步宣讲国家和学校学生资助政策,为更多乡村学子点亮奔赴未来之路。
在小岗村村委会的协助下,团队成员通过“集中宣讲+入户调查”的方式双线推进政策宣讲和问卷调查。针对留守儿童家庭,经济困难户,老年人群体发放问卷,切实摸清了村民对现有政策的知晓度,理解难点以及实际申请中遇到的障碍。队员们用当地方言与村民们沟通,细致讲解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奖助学金、教育补贴等各项资助政策,一对一解读申请流程,发放宣传材料、图文手册,消除“不敢贷,不会办”的顾虑。团队负责人张宇涵说:“调研让我们更懂乡亲们的难处,宣讲也更有针对性,我们不仅要做政策的‘传声筒’,更要做乡亲们的‘贴心人’。”
带着前期调研中村民的关切与期盼,团队成员走进大包干纪念馆和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在大包干纪念馆内,同学们阅看了珍贵史料与展示实物,重温18户村民按下红手印,开创“大包干”改革的壮举,深刻领悟“敢为人先”的小岗精神。在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团队成员与村民们一同聆听三次摁手印挽留好书记的感人故事,从“扎根基层,一心为民”的沈浩精神中汲取了投身乡村,服务群众的不竭动力,更加坚定了传播国家资助政策,助力教育公平的使命担当。
从带着问题深入调研,到感悟“红手印”精神洗礼,再到精准施策解民惑,河南工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红印”薪火队从改革原点小岗村到广袤田野,用专业与热忱践行使命,生动诠释了学校力促政策落地的务实担当。这场“行走的思政课”不仅传递了政策温度,更让青年学子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淬炼成长。在未来,团队也将继续以“星火”之力,让国家政策的阳光照亮更多的乡村梦想,建设更加美好的乡村未来。(文/张宇涵 摄影/国新蕊 审校/孙腾 审核/万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