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论坛 >> 学工论坛 >> 正文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学习感悟

作者:朱存库    日期:2017-11-07    点击:

在党的十九大开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全程站立210分钟,没有中间休息,没有喝一次水,作了86页字稿、32440余字的重要报告。听了报告之后,作为一名党员,很受鼓舞。3个多小时的讲话,对普通人来说,尚且是一种考验,更别说是为党和国家事务领航指路的64岁高龄的党的总书记。党的十八大以来砥砺奋进的五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我们每个人都有切身体会和感受。但,成绩的背后,隐含着的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上所作出的不懈努力。总书记常教育我们每位党员,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总书记的“初心”源自于陕北七年知青岁月的沉淀,总书记“砥砺前行”的坚强毅力同样源自于陕北七年知青岁月的磨炼。

作为工大辅导员,我有幸拜读《习近平的知青岁月》这本励志佳作。经过几天的细细品读,四十多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陕北做知青的经历,依然让我深刻感受到,岁月的洗礼对于形成坚毅思想品格、形成高尚精神追求、形成坚定理想信念、形成卓越领导能力所产生的重要力量,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使我升华了思想、鼓足了干劲、明确了方向、增强了信心。学习时间虽短,但受益匪浅,心中所思所感良多。现汇报如下:

一、崇学尚读,努力提升自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其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其赤”,七年的知青岁月,尽管条件简陋、资料匮乏、生活艰苦、劳动繁重,但习近平仍然努力创造条件,充分利用时间,勤奋好学,孜孜不倦,注重读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努力提升哲学思辨能力;注重读经典历史名著,努力掌握历史变迁和文明兴衰规律;注重读古今中外名著,全面领略优秀民族文化,努力开阔视野、滋养心灵;注重读军事和国际政治专著,努力形成博弈思维、战略思维;注重分析对比,努力养成立体、全面、多角度观察问题的习惯。

学习应该没有“休止符”,作为新时代的辅导员,更应以习近平总书记为学习楷模,让学习内化为一种自觉行动、成为一种习惯,努力提升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和实践能力,与所带年级381名同学一起,通过学习,提高和成就自我,充分发扬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工大精神。

二、使命担当,努力找准定位

强烈的使命感和忧患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身上散发出的非常显著的特点。“陕北很苦、延安更苦、延川极苦、梁家河最苦”,一句话道出了习近平总书记7年知青岁月所处的艰苦环境,习近平在梁家河插队的7年,是受苦受难的7年,是踏踏实实干出来的7年。习近平插队的那批知青,普遍有理想抱负、普遍具有以天下为己任、为了国家兴盛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的情怀,然而,面对当时遭受的不公待遇,习近平并没有气馁、消沉,而是脚踏实地,志存高远,不懈拼搏奋斗。“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不管是造坝地、办沼气、修公厕,还是找水源、办铁业社、缝纫社,均是致力于解决百姓难题的具体行为,均是平凡朴素“为老百姓办好事”的远大理想,均是为群众做实事的不渝信念。

为此,作为一名辅导员,要努力找准定位,时刻以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为目标,牢记神圣使命,不断强化责任担当,不断接受教育,引导同学们树立家国情怀的志向,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争做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

三、沉着冷静,努力增强定力

不论大事小事,习近平总书记都能在工作中沉着淡定,始终保持情绪冷静。工作中,他不喜欢“三把火”、“三板斧”式的工作方法,而是讲究吃透实际情况,循序渐进。生活中,他并没有因被扣帽子、被歧视、被困在陕北穷山沟里、忍受各种各样不公正待遇而消沉,而是“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耐心读书、修炼党性、一心为民、勤奋工作,在困境中完成了蜕变,实现了精神上的升华。前途上,他并没有因身边知青通过招工、招干、上学纷纷离去而彷徨、迷离,尽管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和思想压力,仍能保持定力,沉下心读书、思考、钻研。可以说,在陕北,习近平总书记一步一个脚印,每一步都走得很扎实,走得很充实,这是有大抱负、有大气魄、有大勇气的人才能做出的选择。

作为一名辅导员,面对新媒体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的新形势、新问题,同时,又有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不断鼓励,更要增强定力,遇事沉着冷静,立足本职踏实工作,通过课堂主渠道、网络主阵地,弘扬社会主旋律、传播工大正能量、传递工大好声音,服务于“立德树人”的大局。

结语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习近平总书记的光辉历程,已不是只言片语所能概括的,然而,总书记扎根陕北“过四关”、勤学苦练提能力、找准定位立信念、坚定定力破困境的7年岁月,却是我们每位辅导员终身受益的学习典范,是我们牢记职责、勤奋工作、自强不息的学习榜样,是我们为能在工大厚重历史长卷上抒写辉煌篇章的学习楷模。(新闻与传播学院 朱存库)

(责任编辑:王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