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论坛 >> 学工论坛 >> 正文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作者:李海涛    日期:2017-11-07    点击: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8月份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系列采访实录。共采访了29人,包括了同习近平一起插队的北京知青、当地农民及相关人士。1969年1月,习近平到梁家河插队落户, 1975年10月离开梁家河考入清华读书,这部采访实录就是7年的历史。从习近平总书记这7年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第一,树立群众情怀。1969年1月,习近平到梁家河大队插队落户,与当地群众“一块吃、一块住、一块干、一块苦”,当了整整七年农民。他接受艰巨挑战,一步一步迈过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这“四关”,将青春燃烧在了革命圣地广袤的黄土地上。同人民一起奋斗是亮丽青春的厚重底色。群众情怀,是青春永恒的主题。

第二,坚定理想信念。理想是人生的灯塔,信念是生命的脊梁,。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无论是“黑帮子弟”的政治污蔑,还是吃不饱穿不暖的现实困境,或是生理上的种种不适应,都没有让青年习近平放弃最初的理想。雷平生说,习近平有强烈的使命感,在农村的7年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就是要为老百姓办实事。正因如此,习近平先后8次写入团申请书,先后10次写入党申请书,不屈不挠,饱经周折。理想信念犹如定海神针。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青年习近平已经把理想信念深深地内化于心,外化成行。当身边的知青或当兵、或招工、或推荐上大学,一个个相继离开梁家河,只剩下他一个人,他还能从容淡定,奋发作为。因为他把自己看作了黄土地的一部分,立志改变梁家河的旧面貌。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我们看到了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

第三,始终勤奋好学。在“上山下乡”那个年代,整个社会文化生活匮乏,黄土高原闭塞而荒凉,青年习近平却始终“痴迷”读书,即便身处困顿也没有失去对知识的渴求。习近平在梁家河“有个针缝的时间都读书”,渴求知识,崇学尚读,留下了许多好读书善读书的佳话轶事,如煤油灯下熏面看书,走三十多里山路借书。他的博学多识赢得了村民的尊重。我们员处在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更应该保持旺盛的求知欲,不断学习新理论,在学习中锻炼提高自己。

第四,不断开拓创新。在梁家河的几年里,他一直苦干实干,同他一起劳动过的王宪平说“很卖力气,肯吃苦,一点儿都不惜力”,因而被誉为“好后生”。当上村支书后,他大刀阔斧地抓生产,组织农民打坝打井,改革创新生产组织方式,设立铁业社、缝纫社、代销点、磨坊,在全省率先引进沼气新技术,实干苦干创新干,让全村较短时间内就焕发勃勃生机,也让自己的青春在梁家河格外熠熠发光。

第五,锤炼优秀品质。艰难困苦是砥砺青春的“磨刀石”。逆境最能检验一个人的意志和追求。青年习近平面对的苦与难无疑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正如一位受访者说的:“在实现人生价值的时候,别人做事从‘零’开始,习近平却要从‘负数’开始。”自然环境、劳动环境、生活环境乃至政治环境风霜刀剑严相逼下,他毫不气馁,不怨天尤人,而是砥砺前行,从15岁刚来到黄土地时迷惘、彷徨,到22岁离开时,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2013年总书记寄语青年,“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要历练宠辱不惊的心理素质,坚定百折不挠的进取意志,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变挫折为动力,用从挫折中吸取的教训启迪人生,使人生获得升华和超越。”细品《岁月》,青年学子无疑会对这段话有更感性深刻的体悟。

回望历史,人们深切感受了青年习近平成长的艰辛与不易。对接现实,我们要以此为动力,贯彻十九大会议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奉献自己的力量。(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海涛)

(责任编辑:王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