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论坛 >> 他山之石 >> 正文

徐川在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终评答辩会上的演讲

作者:佚名    日期:2017-12-05    点击: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我汇报的题目是《做一名让学生终生难忘的陪伴者》。

今年是我从事学生工作的第九个年头,我知道九年并不漫长,也不伟大,但是这个九年,很有故事。

九年了,我们的感情越来越亲密。

总书记说,群众在哪里,我们就要往哪里去。对我来说,学生在哪里,我就应该在哪里。九年来,从博客到人人网,从微博到微信,我们,一直在一起。201511日,微信公众号“南航徐川”应运而生。我向所有同学承诺:所有问题,48小时之内有求必应,有问必答。靠着这样的承诺与坚守,就靠着每天工作到凌晨的答疑和坚持,粉丝数从2002000,再到今天网络平台服务人数超过20万,回答的咨询和问题也在不知不觉间超过了二十万条。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但是,能够走进对方内心,除了陪伴,还要讲故事,讲方法,把墙变成桥,把我变成我们。面对学生的困惑,我们要寻找最有效的方式直面现实问题。于是我给学生开设专栏“答学生问”,新浪上线三个月阅读人数超过1000万,其中第二十篇问答专栏《我为什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被上千个微信公众号转载,最终凭借在全国的影响力幸运地得到各方的肯定,工作方法也被命名为“徐川思政工作法”,“两学一做”示范课也在教育部思政司的支持下辐射140余所高校。于是,我就走近更多的人,聆听更多的故事……

所以,对于这个感情越来越亲密的九年,我应该是幸福的。

九年了,我们的感情越来越厚重。

总书记说: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七一讲话中更是谆谆告诫全党要葆有文化自信。但是,爱上传统文化可能没有那么简单。面对青年学生跟传统文化越来越疏离的现实,九年来我们一起从身边出发,从自己出发,从生活入手,激活传统文化在当下的生命力。我们一起研究姓名的规律,一起研究祖籍的由来,一起讨论颜色的内涵……从地理环境到婚姻男女,从思想源头到政治制度,从“传统文化月”到“传统文化系列讲座”,我们由浅入深,传统文化不再枯燥,不再无聊。20159月,学校回应学生呼声,为我开设传统文化公选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申请开通5秒钟,名额一抢而空。如今,经过九年的打磨,《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的教材也随时跟大家见面。我想,对于这个越来越厚重的九年,我应该是感恩的。

九年了,我们的感情越来越高尚。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那我们就一起来聊聊理想,谈谈信仰。于是,我在《青年节里谈中国》,在《建党节里谈信仰》,在《中秋节里谈团圆》,在《重阳节里谈敬老》,在《除夕之夜谈传统》……截止到今天,我一共选择了30多个重要节日,给学生写了30多篇节日谈文章,累计收获了上千万的浏览量,其中两篇文章入围“全国百篇正能量文章”评选,我个人也被评为“全国网络正能量榜样”,当然,还顺便收获了一本书——《节节向上》,去年在南京全国首发。

我希望能够用自己的力量带动和影响更多同学,所以我将自己的《节节向上》和《我为什么加入中国共产党》两本书的所有收入和版税全部捐出来,筹集资金20万,支持大学生从事公益和西部支教,为身患重病的青年学子提供支持,去年向三名身患重病的学生捐助6000元。我想,对于这个感情越来越高尚的九年,我应该是自豪的。

九年了,我们的感情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

于是我也收获了一个又一个的虚名:从江苏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到全国网络正能量榜样,从五四青年奖章到五一劳动奖章,我想这些奖项所呈现给大家的并不应该是只我的虚荣,更应该是我对这个岗位的热爱,因为每一项荣誉的背后都是我和学生朝夕相处的感情和故事,都是我对这个岗位的坚守与信念。所以,对于这个越来越被认可的九年,我应该是知足的。

也有人问我,这是过去的九年,九年以后呢?

在《节节向上》这本书的后记里,我给所有人写了这样一段话:我希望我能一辈子跟学生在一起。我不羡慕任何的所谓升迁,没想过任何的所谓跳板。我愿意终生与学生为伴,这是我的信念,也是我的心愿。

九年时间,不长也不短,刚好够一段感情发生,刚好让我明确心中所爱。

我愿意和我所有的学生一起,将我们的感情故事进行到底。

我是徐川,谢谢大家!(转自微信公众号南航徐川,仅供内部学习参考。)

(责任编辑:陈晶晶)